《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请示”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当中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文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对“请示”这一文体研究的应用文书籍和论文也不少,基本都强调了要写好请示,关键要写好请示缘由部分,但在请示的写作实践中,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的选择的角度偏颇,请示缘由的切入点扣得不准;有的行文粗糙,遣词造句不够严密,逻辑性不强;有的陈述情况不清,摸不准问题的来龙去脉;有的则空泛说理,无据可依,无据可行,缺乏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文件规定的有力支撑等。针对这些弊病,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一篇病文和改后文为例,浅谈一下请示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敬请同行批评、指教。% k. R2 U1 w" c N
【原文】
# v& @9 S# C9 y3 b; m: c8 O ××单位关于增拨技术
8 k8 Y, M' J$ T$ N" x/ v 改造资金的请示
|! Q& F/ f0 z# H u% I, A' @ ××主管局:
6 `# ?" Y8 U0 N3 u E! R7 D 由于我单位技术改造资金严重短缺,致使技术改造无法进行,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利润指标不能完成,基于上述情况和不解决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影响,特请上级拨款20~30万元左右用于技术改造,否则本单位不能承担其后果。
7 y+ K' l4 J7 A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 t( G% \. M( l. z* Z! x) {( @ N$ z: @2 E# j% `& t, O s
××单位(公章)
/ M4 Z( V: ~& D- c! v1 ]$ a ××××年××月××日1 l$ M7 f0 {. Z% ?' [6 @
【改后文】# x' \! Z9 s. e5 m' ^9 ^" B
××单位关于增拨技术# a/ l4 N9 \0 l3 n$ q& Z2 _3 J
改造资金的请示
4 \8 w' g; Q! d- Y* ]$ D E ××主管局:
, T( a0 g& y( S 正当我单位技术改造处于关键阶段,资金告罄。前次所拨资金原本缺口较大,加之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技术难题,需增新设备,以致资金使用超出预算。由于该项技术是我局所属大部分企业所用的核心技术,如改造不能按期完成,势必拖延全局技术更新的进程,进而影响各单位实现全年预定生产指标和利润。目前,我单位全体技术人员已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正齐心合力,刻苦攻关。缺口资金如能及时到位,我们保证该项技术改造按期完成。现请求增拨技术改造资金××万元。8 a, M: k5 [5 p3 d. S7 e
妥否,请批示。6 u j# a2 C8 L! E5 v8 \, T, s8 l
××单位(公章)
0 F: s& ?7 _# i; {! d ××××年××月××日
+ a+ e7 c, t$ U; Y7 U A 一、 叙事要清,调动说服的原动力' U1 F; s9 T. o( O% @+ A6 n3 _* A! k
陈述情况是请示缘由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篇请示写作的开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头写好了文章等于成功了一半。
" |/ _+ v4 C$ w0 o 因此在请示写作的实际当中,要紧扣请示事项这一着眼点,准确地摸清本单位、本地区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现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写作时,要努力抓准问题的症结,抓住主要矛盾,力求客观、简洁、准确,调动说服的原动力。原文陈述情况时,行文生硬,缺乏周全缜密的思考,也没有写清本单位面临的实际情况,只是寥寥几语,蜻蜓点水般指出了本单位存在的一个问题——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生产受到了影响。对于为什么资金改造不足这一问题却一字未提。因此,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十分模糊,领导批阅时会感到一片茫然,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也会骤然递减,上级领导不可能,也无法给予批复,达不到请示应有的文体功能。对照改后文中的:“正当我单位技术改造处于关键阶段……加之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技术难题……以致资金使用超出预算。”中的“正当”“加之”“以致”这三个词语不仅把资金短缺问题的前因后果阐述得较为清楚,而且抓住了问题存在的“关节点”,陈述客观、准确,语言简洁、顺畅,领导看后,有一目了然之感,明显比原文好了许多。, M0 T2 d9 t# W
二、 说理要准,增强说服的主动力
5 p2 k T k/ y- M0 O6 G( ?$ m9 f; J/ r 在请示写作当中,“理”的陈述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请示事项能否给予批准的关键。在说理的同时,必须要把握三个原则,其一,说理要立足于本单位、本地区客观实际情况。不可空穴来风,捏造事实,理由必须可靠、充分;其二,说理要着眼于大局。
; W- f% L9 g, m- y& T: I 把陈述的理由置于一个较为宽泛、整体的范围加以全面考虑,将局部利益放置于全局利益之中,站在一定的高度和角度进行客观论述;其三,说理要着力于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在请求批准性请示中显得非常重要,在论述中,要充分围绕必要性、可行性这两方面下功夫,要强化责任意识,挖掘说服的潜动力和增强说服的主动力。原文对说理这一方面做得明显不够,仅仅是对资金短缺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简单论述,言语草率,既缺乏力度,又鲜有深度,说服力显得十分不够。把改后文与之比较一下,可以感觉到确实改善了不少,如:“如改造不能按期完成,势必拖延全局技术更新的进程,进而影响各单位实现全年预定生产指标和利润”,它紧扣了请示缘由说理部分写作原则,密切结合了本单位技术改造存在资金不足这一实际情况,不仅从小到大、局部到整体等角度提出一些因资金不到位产生的连锁影响,而且也蕴含了请示事项必须批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逻辑严密,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增强了请示缘由说服的主动力。。 U& A- Z( _& @; L2 {9 G
四、 建议可行,增强说服的外动力
& i7 K- f' Z7 p9 G- G H9 N; h 请示事项是请示写作的落脚点,请示缘由部分的写作目的也是围绕和服务于请示事项的,最大程度上促成请示事项能给予批准。因此,一般在阐明道理和理由之后,要“趁热打铁”,要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笔者在各种渠道偶尔看到了这样一些请示例文,请示缘由部分写得十分准确、得体、周到,富有充足的说服力,但请示事项要么就是“一文两事”,要么就是模棱两可,给个大致范围,要么就是让问题摆在那,让领导去猜。这些细节导致整个请示写作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细节决定成败”,这些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却真实地见诸于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者之手。因此,一些初涉文秘工作岗位的同志尤其更要培养细心严谨、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良好文风。原文中就出现了请示事项模糊不清的问题,没有提出所需资金的具体数额。“特请上级拨款20~30万元左右”的“20~30万”违背了请示事项要具体、明确的原则。因此,提出的建议要具体可行,便于审批,增强说服的外动力。 F1 C6 c( S/ J5 |8 y# G
“请示”文体是各行各业文秘工作者公文写作的基本功,最为常见,也最见功力。他不仅代表着本单位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本单位相关工作的进程。因此使请示写作具有说服力,正确表述主题思想,是相关文秘工作者应当把握的准则。文/张良
8 x/ H+ V3 {4 @' }# n+ I& z0 v) I& B8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