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 a- S5 y+ g1 ?4 {: D: Y9 v) h e; e, J
工作总结与工作报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R3 n U) m9 [3 a
1 |' d8 i) d* ^4 f* [0 A& q3 H; I7 x老秘观点:6 ~* o2 v/ `0 J7 f+ c4 d8 `
& |* t6 g0 a/ Y4 W" f+ Q3 r9 h! Z8 t& X% q" ^; i
总结与工作报告是秘书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常用的应用文种。但由于不少撰写人未能辨别清晰二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与工作报告混用的情况经常可见。要想减少这种状况的出现,提高这两个文种在现实工作中的使用效率,撰写人可从文种使用范畴与主体内容两个方面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4 b. W9 Z m- K# J+ Q2 a
一、文种的使用范畴不同
3 D' H: ^2 G V$ w% x 总结与工作报告虽都属于应用文,但总结为一般事务性应用文,工作报告则属于法定公文的一种,二者在使用范畴、行文规范与用语要求上有明显的差异。& X# M+ ?7 H `2 a9 U. v
在使用范围上总结要比工作报告宽泛。“总结是单位、部门或个人对前一段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今后实践而写成的应用文。”[1]其适用范围既可以是单位与部门,又可以是个人,而“工作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工作报告主要是在汇报例行工作或临时工作情况时使用,是报告中常见的一种”[2],属于公文报告的一种,只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使用中主要存在把本属于个人的工作总结,冠以报告之名的误用现象。只要注意到了这两个文种的定义差异,就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v7 @- J# E& w
在行文规范与用语要求上总结要比工作报告宽松。在行文要求上:总结的标题可使用公文式标题,如“关于××××的总结”;也可使用一般文章标题,如:“改革发展中××××(单位名称)”;还可以使用具有新闻特色的双标题,如“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大学二年级学习总结”。而工作报告则一般采用完整的公文标题,即“××××(单位名称)关于××××××××(事项)工作的报告”。至于交际对象的表述,总结不必特别标明,而工作报告则一般需在正文前明确标注“主送机关”,甚至在必要时还要在文尾注明报送的其他上级机关。此外总结没有专属的文种结束语,而工作报告则常以“特此报告”、“专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等用语作结。在用语要求上:总结作为一般应用文其语言简明扼要即可,而工作报告作为上行公文的一种,其用语除了简明扼要外,还需兼备所有公文用语严谨、庄重及上行公文谦恭的特点,尤其是要使用好特定文种专用语。, H1 c' z/ C5 p0 t
二、主体部分的内容构成侧重点不同
5 N; N$ @6 W9 }; {8 s3 m1 F 总结的主体部分一般由“成绩+不足+努力方向”三部分构成,工作报告则一般由“工作进展+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三部分构成。如不细究不同表述后面意义的差异,则很容易造成撰写内容的混淆。
2 e+ y, m) C# A 首先,主体部分的第三板块即“努力方向”与“下一步工作安排”的内容最容易混淆。“努力方向”与“下一步工作安排”其时间都指向未来,且内容指向也是未做到或未做好的事情,但不同的是“努力方向”比“下一步工作安排”的内容要抽象,它只是表述了明确的范畴,而“下一步工作安排”表述的则是工作的要点,相对具体得多。因此从表述的条目数量来看“努力方向”1~3条即可,而“下一步工作安排”则一般3条以上。当下,常见的误用是将总结的第三块内容写成工作报告的第三块内容。
' U( m' I; K0 \5 E/ y5 w 其次是主体部分的第一板块即“主要成绩”与“工作进展”的内容容易产生混淆。它们之间的误用情况较隐蔽,较容易被忽略。
4 S7 c* h4 }+ a4 n- e' z: v#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