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老秘 于 2012-4-21 17:27 编辑 5 n, E7 l* j+ }( U( Y
6 ^$ q+ p& q3 Z0 R
同那些游弋于各大考场的散兵游勇相比,俺们才是“枪 手”里的正规军,俺们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就与领导讨价还价,也不会因为执业水平不高,屡屡失手,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职业风范,都令那些游击“枪 手”们汗颜。可以这样说,干秘书这行的,个个都是神**,领导指到哪,俺们就打到哪,弹无虚发,而且成绩都记在领导的头上,在这个讲求知识产权的时代,俺还没见过哪个秘书敢跳出来,讨要自己的版权。
( x2 O- m+ e I# g6 X- j, y! n E- o1 O9 x) Q6 Q6 b
前几天看小丫和撒贝宁在电视里斗法,小丫问小撒,演讲者和原作者哪个有著作权?法学硕士小撒毫不犹豫地答错了,这要交给普天下任何一个秘书都不会失手。你想,哪个秘书不是原作者?哪个秘书拥有过自己的版权?在版权这个问题上,秘书绝对是个弱势群体,从署名到稿费,都扮演了靠边站的角色。 : F- D; _1 D2 u
% u; r- n i6 o9 V3 q+ T6 n
稍微正规点的单位,都养着这么一批“枪 手”,忙时,挥笔上阵,闲时,倒茶递水,领导一声吆喝,不管多么资深的秘书,都脚底生风,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脸笑如花,腰弓象虾,腿快似马!”几乎所有的秘书,都有股太监相,倒不是身体残缺,主要是精神都已自宫。你想想,每天就玩弄那么几个汉字,整天就琢磨领导那么点心思,领导满意了,就心花怒放,领导一板脸,痛不欲生,时间久了,能不像个奴才吗?
8 Z. s0 o/ g# |- P7 {, Q q- n
: G! Q1 D/ ~! s: i. n# ~; B 俺研究过系统内秘书们的出身,干这个行当以前,多半是些发散型思维发达的文学青年,因为喜欢卖弄文字,被枪打出头鸟,充军到了“枪 手”队伍。俺的几位文友,都不幸先后作了“枪 手”,走上了文以载道的生涯。俺常想,中国为啥没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与大部分文学青年都流入“**”行列,有很大的关系。 . N+ Q; d) j. v. d
3 J @ J& p7 P% H9 c7 U% k4 ]
纵观“枪 手”们的文字生涯,无怪乎替领导操刀,撰写各种八股文。以俺们单位为例,余秘书理论水平高,主攻各种调研报告;于秘书逻辑思维能力强,专写各类讲话,俺属于发散性思维尚存的稀有“枪 手”,主打各类典型材料。在一般情况下,俺们都“文道不相同,术业有专攻”,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遇到每年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述职大会,每个领导都要准备一份材料,就要全部秘书挥枪上阵,相互配合,集团作战。作为一个职业“枪 手”,关键时候要冲上去,领导指到哪,就要打到哪,而且要打得准,打得狠,特别是那些关乎领导职称评定、出头露脸的文章,更要一枪打死一个敌人,绝不能手软。辛辛苦苦修炼的文字功夫,在千回万转中,渐渐失散了灵气,曾经意气风发的一批文学青年,不消几日,就变得老气横秋,锋芒不露,进而感性思维萎缩,理性思维活跃,再也写不出激情澎湃的篇章了。
! p' k v) `9 w% k: C1 M1 l: h# ]' t7 p6 q4 ^
几天后,接到领导夫人的电话,说那首诗见报了,说俺改的真好,咋就那么了解她的心情呢?子欲养,而亲不在,失父之疼,俺也有之,俺是将父亲的遗像摆在眼前,一气呵成的,那心情能不一样吗?文,.金钱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