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级党委上报信息、反映情况,这是各级党委办公室最重要的职责。! E/ S. c4 v3 }7 x" B9 n
$ ]' a' c+ {7 h4 p& g6 K9 M 一、强化思想认识
' g. d% M, \. M0 F & d& ?+ P' l) s+ v% U
小平同志说过:信息确实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面对新世纪赋予的重任,各级领导更加需要掌握大量的、真实的、高质量、有时效的信息,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科学判断,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决策;更加需要充分地利用各种信息,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更加需要拓宽各种信息渠道,时刻听到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从而及时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完善各项决策,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可以说,只有掌握了信息的领导,才能有主动权、决策权、指导权。因此,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的领导和信息工作人员,一定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全省乃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把上报信息作为向上级党委报告情况、汇报工作、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和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广大信息工作者特别是各级党委办公室主任要增强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效率观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改进服务方法和手段,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以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服务,体现自身工作的价值,赢得各级党委和领导的重视、关心与支持。: u2 a; v; G* S3 e/ f$ [9 T$ P
! C6 e4 ^0 W4 R1 \: M! Z) L
在思想认识上,我想强调两点。一是要高度重视。二是要经常分析研究信息工作变化了的特点。
: y. m4 I1 j3 ]
$ ^* Q1 {7 I9 g9 z0 Z# I2 Z 二、把握领导需求
7 H' v! P0 r) A 7 f) z4 B+ u& R2 d
省委办公厅信息处的主要任务是两条,一是给中央上报信息,主要通过《湖南信息》网络版上报;二是给省委上报信息,主要通过《每日要情》、《信息快报》(综合和原件送阅)内刊上报。因此,各地各单位上报信息的目标就是这几个刊物。而这几个刊物主要是为中央和省委领导提供信息服务的,所以各地各单位上报信息的第一要求,就是要把握中央和省委领导的信息需求。怎样把握?
! `+ n2 K4 a3 [3 T1 Z' f& l : k5 X% C) N4 W4 X5 |# {% l
第一,要选准“切入点”
3 g1 x. A- S4 t) v( R # k! A+ O3 I# L [2 j B7 {2 I
一是“三看一听”摸上情。主要是通过“三看一听”,即看电视、看报纸、看文件,听广播的方法,学习和掌握上级文件精神、领导言论精要、党的工作部署等,进行分析研究,把握领导信息需求,摸准“行情”,做到有的放矢。
; `6 Y2 A+ c0 u7 @& W) e* r
& l6 \: [: i& T! ~6 y/ C 二是巧换位置“学谋政”。就是要从领导决策需求出发,“不在其位,学谋其政”,即站在领导位置想问题、办事情,寻找与领导思路相同或相近的信息。
/ L# T9 G$ j- @' f
0 e% g: B C. f9 Z4 c. U" W) B7 c 三是转换角度看问题。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这样,看问题也如此。不同角度看,效果不一样。因此,我主张信息工作人员在上报信息时,不能仅仅从本地或本部门考虑问题,而要转换角度,变微观角度为宏观角度,把得到的信息放在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气候中来衡量、提炼。
1 m u4 r) I& \2 z. }3 Q9 L
3 }% [2 D s; r" ^ 四是积极主动勤联络。各级各单位包括省委办公厅信息处,都应当积极主动地,定期不定期地与上级信息部门联系,了解近期需求要点,确定信息反馈主线,使信息反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 c2 ?$ h7 r! j9 e
/ ?! o" `* L& F6 X8 V 第二,要紧扣“关键点”% |, q, _3 f: f; o# d( H
$ |# T5 g) ]. t+ L 一是抓重点。就是要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部门重点工作进行系列反馈,让领导及时了解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使信息成为沟通上下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向上级报告工作的重要渠道和展示工作的主要窗口。
9 f! g3 p! ~% g- D/ A
1 T9 F$ O: T2 _& P2 K 二是抓热点。热点就是群众关心的事情,关系工作全局的事情。因此,上报信息主要是广泛收集报送事关群众、事关全局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了解干部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如生产、生活、稳定、物价等。
0 U. C" K& t, j4 k) {
# O W+ o% |# {; M 三是抓难点。难点主要是指一些长期难以解决而事关大局的问题,上报时要分析研究这些难点难在哪里,制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决等,为领导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 d+ @& |1 d. R: @0 H 6 b+ L0 b: \+ M$ c
第三,要捕捉“闪光点”
? M3 S# |3 A7 [$ p" F& A; j 9 T, J% J6 r2 R# j
一是经济信息。针对领导重视的经济问题,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等要及时上报。
; H# R% z& j J2 P7 h+ Y" i, B
$ J8 c m. h2 R9 `2 Q8 Z 二是预警信息。针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提请领导及时防范。比如,群众材夜思动态、群体性事件动态等。
# H1 A4 \( d W- t( V" z # p/ `+ ~3 L4 H* \
三是稳定信息。政治动态、社会稳定情况等,都领导十分关注的问题。4 ~2 k' u i4 K1 ]8 {
* X( X; y. M( ]/ i 四是灾情信息。可为领导及时了解自然灾害情况、作出抗灾救灾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0 L- I9 z$ e% L- |1 |% B6 H
" b Y2 f, H% f ^; z/ P
第四,要突破“难报点”
' K9 y8 m% z: ^: Z) n0 _0 G0 S: l" ]
$ S0 t2 A. B3 L2 T G4 \) A- o 主要指各种突发事件、重大疫情及自然灾害在内的重大信息,是各地各部门的重要职责。这类信息的上报,主要是怕捅娄子、帮倒忙。为此,要把握两条:一要突出“责”字。严格落实上报重大信息责任制,使重大信息不漏报、不迟报、不瞒报。二要突出“实”字。是什么问题就反映什么问题,问题有多大就报多大,不夸大渲染或大事化小,不以偏概全或事无巨细向上报。只要是实事求是地上报,即算是领导有什么批示,也没什么大的问题,等多是认识和方法上有不妥的地方。' v. R% E4 z8 _8 j2 j
}/ G5 C4 x+ ]
三、注重信息活力
" e& X7 x: O& a r3 B. N- [ + K O7 E1 G! {/ W+ }. |! Y9 c
所谓信息活力,就是说上报的信息要有用,要能起到给领导提供参谋依据的作用,否则,信息就是死的,没有价值的无用信息。怎样才能使信息有活力?- j) O) L3 N/ s
. f8 S1 J7 {7 ?3 l$ M. g
1.反映要“快”。一则信息报的及时,可能价值无穷;如果事过境迁,就可能分文不值。这就要求信息人员一定要有分秒必争的时间观念,争取在“第一时间”上报重大重要信息。这样的信息才是“新鲜的”,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 C8 j2 R/ c: L/ u
/ `& j( W4 j s" k7 h: C* N 2.挖掘要“深”。每一条信息,都要搞清楚其背景、基础和内部、外部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发展形成的轨迹,使信息达到事实清楚、原因透彻、建议可行的标准,使小信息出大观点、大文章、大影响,从而形成纵观全貌、把握本质、展现态势的精品信息。
! j$ `& F, o+ H* f+ k - |" D' i6 e8 J1 t2 Z5 U. {
3.外延要“广”。一般来说,下面上报的信息由于受其地域、层次限制,反映的只是一个点或一个局部的情况,必须在更广的范围进行加工处理,才能为领导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个清晰的定量定性概念。具体办法:一是扩大补充。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扩大调查数量、扩大调研区域的办法,来说明问题存在的范围和程度。二是共性合一。对各市县区、各部门存在的同一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综合成有广度的专题信息。这就我们常说的信息“小综合”。三是零存整取。对暂不能单独编发的信息进行分类储存,定期分析,选准时机,厚积薄发。
7 Q/ z9 {* y, U# Q4 a; \
! l6 x- q+ M# a# @. Y4 f) X. O, T/ a$ } 4.手法要“新”。同一信息,反映的手法不同,产生的效应也不同。要使手法“新”,请注意三条:一是中心对位。即每一信息的反映角度都要与党政工作中心联系挂钩,力求体现信息的全局性、宏观性、典型性。二是一分为二。即反映问题时,首先肯定取得的成绩,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引出问题,容易被人接受。三是反题正做。即反面情况正面处理,“负面问题正面报”。如反映问题从加强管理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角度、汲取教训的角度出发,以减少负面效应。: V6 j! V+ G4 w" W& h ^& Q2 H
: N: Y* E+ E& C& S# G/ ? 四、找准信息定位9 T, D! _- K' o2 l- H% \0 W4 L* d
# k' ^% I& R+ Z0 ?
在上报信息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上报信息的几种关系上,如何正确定位在实践中最不容易把握,处理不好会对信息工作带来极大干扰。怎样才能找准信息定位?0 h! ^% \% Q) d' Z5 S
% ]( b4 m+ H8 f1 | 1. 要找准“质”与“量”的定位。当前信息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只求数量、不顾质量,这就需要我们 “在量上求扩张,在质上求发展”,加大信息整体开发力度,做到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质”是第一位的,“量”是第二位的。
9 c# G: l' s6 W) i/ v2 ?& w. _
2 _3 [' |& I n' ? t 2. 要找准“喜”与“忧”的定位。当前,报忧信息过少,报喜信息过多。对此,我们要做到“报喜要报大,报忧不嫌小”,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工作进展中的各种情况。报“忧”是第一位的,报“喜”是第二位的。; m7 U. z! k) \8 @9 N% Z: M
: s8 V" I d' \ A; ]& S0 X! G 3. 要找准“长”与“短”的定位。信息的篇幅一般短小,但其篇幅的长短,并不是决定其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在上报信息时,应根据不同的投向和内容确定其篇幅,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但上报信息要“短、平、快”,所以“短”是第一位的,“长”是第二位的。
! t, S0 H$ F+ y6 N3 t 6 g$ J$ A" S) k U
4. 要找准“静”与“动”的定位。信息中的静,一般是指对事物静态的、孤立的描述,与其他事物不关联的。静态信息往往就事论事,缺乏前因后果的联系,这是信息工作的大忌。为此,我们要用客观的、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紧跟工作运行的态势,主动、及时、准确、系统地进行分析和反馈。因此,“动”是第一位的,“静”是第二位的。/ D# }$ _) o1 z. G& i
9 e: b0 T+ m8 Z 五、提升信息质量
8 i, Z- n" i) A1 y. d/ j 7 {' c& a& I# \0 U
; g+ x; I8 r) k0 h2 Q
/ E2 f7 M. U: A7 e8 P( v' ~
四要严肃纪律,及时报送紧急信息。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和严格执行中央确定的请示报告制度,加强上下的信息沟通。各级党委都必须高度重视向中央报送紧急信息的工作。要按规定及时向中央报告,不能迟迟不报,不能漏报,更不能隐瞒不报。坚决执行党的请示报告制度,是一条严肃的政治纪律,全党必须严格执行。”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委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向省委如实地报送各种重大突发性事件紧急信息和其它重要情况,保证党委信息渠道畅通。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纪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当前,有些市州和少数部门在信息上报过程中还存在迟报、漏报甚至不报、瞒报的现象。也有的市州对一些紧急信息遮遮掩掩,不愿上报,或是在事件发生后很长时间,等事态扩大了才报上来,给领导处理这些问题增加了难度。作者:陈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