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层领导,尤其是处于核心层的大领导,他们在正式场合念的稿子或即兴发挥讲的话,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和深思熟虑,字斟句酌考虑透以后才讲出来的。所以,要反复学习领会其中的含义,这是写好讲话稿的源头活水。& \. b$ z3 o' n7 ]( q/ w+ a, l
$ ]" P, \7 C2 J I* e3 B
写讲话稿最忌讳啥?就是生搬硬套网上或书本上的一些句子和段落,断章取义,不分青红皂白,把一些华而不实的空头大道理硬强加到领导头上。假借写材料的名义,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当成自己的“才华”或者“学问”,耍你那点小聪明,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
; j- n8 h9 q* H7 o( t! L/ P1 U$ `) x4 T# E
老秘网上或书上那些议论来、议论去的大道理,从理论层面来说都没错,但不一定就管用,不一定就能解决好某个地区、某个时段的某件事情,不一定符合当时当地当前阶段的工作实际或工作要求。好多人都爱抄一些“秀才话”,企图去影响或者干预领导的思想,这样做,对那些喜欢务虚的领导可能有点用,但对于务实的领导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事倍功半。你自作聪明照搬照抄或者“制造”出一大堆废话,还洋洋得意、孤芳自赏,认为自己很“高明”,其结果往往是领导不满意,在材料方面走很多很多弯路。 c$ `7 r8 v8 _) G
4 l, ]# H) Y: H5 ]3 J4 y3 D* X4 b
写领导讲话稿的人,只不过是领导思想或言论的一个很普通的尕翻译而已。把领导平时讲的那些大白话记载下来,反反复复研究他为什么要讲这个,他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讲这种话究竟要让大家干什么、干到啥程度、什么时间干成,这是写好材料应当重点研究和特别注意的事情。你最好把领导的讲话录下来,没事儿就听听,就像那些粉丝听流行歌曲一样,把领导讲话吃的透透的,逐步逐步“接上轨”。- ^# _+ l6 X4 r+ d( q' [- X
% i; {; y; U* }3 p
等掌握了领导的真实思想和意图,接下来就不那么复杂了。只要把领导平时讲的那些顺一顺,在结合上下左右几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把他或他们的原话条理化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去绞尽脑汁想词儿。因为一个负责任的值得你为他全身心服务的领导,他讲的话都有特别强的连续性和一贯性,绝不会今天说这个、明天喊那个、后天又不知道自己前两天讲了些啥,绝不会反复无常、东拉西扯、语无伦次。5 O- F8 W' p" @# t
) X1 z$ i) c( i. i0 c 把要准备写讲话稿的那个领导平时说的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将他说过的话和想说的话都编排好,这就是最高明的秘书。所以,
( s* |' b. l* U
2 t8 N9 ]/ F7 h# A7 x8 v; O 首先下功夫研究领导平时讲些啥,他关注工作中的那些事情,要求大家干什么,这就是写好讲话稿的“原料”。比如,
, r2 c$ J- w( V, O# P# _5 U
+ _& W. z/ i+ }5 V# {9 W% V 写材料最要不得急躁漂浮,你得老老实实学习,厚积薄发。不要有意图谋写几篇材料就迫不及待地扬名立威,炒作自己,追求那些虚名私利。也不要害怕第一次或前几次写不好、写不到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你踏踏实实,处处留心,总有一天会成为领导信任、各方面公认的材料专家。
: W2 }' B5 ^5 I- t
% I) n/ U1 u$ |! a- y: {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说看了几本书,写了几篇马马虎虎的文字,你就有智慧了。真正的大智慧,只来源于实践,是靠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起来的。写材料也一样,是平时下功夫苦出来的,是整宿整宿熬夜熬出来的,哪有照搬照抄、轻轻松松讲一大堆理论就能写好的道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