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安老耿 于 2014-9-24 16:57 编辑
, N6 W8 N3 v1 L; }) t. c9 T: `( T' g1 A
- M" ^: S' t5 \9 \1 j) w
! F% A. G) S1 M$ F4 q, F( L2 z0 K6 F
修改文章前,我们进行了询问、检查、写“病历”(对原文进行剖析),照方抓药(搜集有关材料),当你面对“病猫”,心有成“虎”之后,就可以拿起刀来动手术----化猫为虎----了。
8 I# P' e/ s; P! D! D% E. q4 Z% T- S- y2 f2 c
化猫为虎,分为三个步骤:
) {3 s r2 N' ^
8 n/ C0 p6 n i# S 第一步,升华魂魄,化猫魂为虎魂。& _5 ~3 `3 m2 Z, k5 j0 t6 s. W
( y0 i7 ^- G) P
第二步,脱胎换骨,化猫骨为虎骨。8 ?) H' F, c. u: v
7 w+ v/ ?' }6 Z3 q8 h7 T- I
第三步,修面美容,化猫皮为虎皮。
2 d" S/ f, c4 y) l
9 U6 V7 M4 S3 v% y/ _ 正如朱伯石先生所说:“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思想内容、组织结构、语言表达三方面的因素构成的,……思想犹如灵魂,结构有似骨架,语言好比血肉。……三者之中,当以灵魂为主导。”(摘自中央电大编《写作论谭》)
5 [* r, k8 g/ }0 h3 K( E
" S+ W9 T& j* o; [& W! r& e9 e 且听我一一道来:5 m9 ~, ~3 v: e7 G- ?, V, C
3 q, y4 ?3 m/ q0 ~- `% m
第一步,升华魂魄,化猫魂为虎魂。 所谓“升华魂魄,化猫魂为虎魂”,就是根据文章修改的需要,提炼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猫之所以为猫,虎之所以为虎,完全在于它们的“魂”。6 g) I4 E0 r. t% A
/ K* I' l1 e: l7 h1 L 何为“魂”?“魂”,就是“意”。升华魂魄,就是提升“立意”。修改文章和写文章一样,下笔之前,先要认真啄磨,想清楚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思想。这,也就是古人说的“意在笔先”,下笔之前先立意。“笔先有了‘意’,才好对全篇作通盘考虑,如何开头、如何叙写、如何过度、如何结尾;孰为主休、孰为次位;那儿详写,那儿略写;怎样疏密相间,怎样前呼后应……”(朱伯石)
* c0 S+ [! x7 ?- E1 A, ^4 m9 ]因此,要化猫为虎,第一步,要化猫魂为虎魂。
. W* j7 N) Q( e( _* P3 k, N5 d0 h3 D, L) y6 R, w
“第一步”,是“虚”步,又是“实”步,至关重要。它事关方向,事关大局。此步若错,全局皆挫。
& Y. r' f+ G, I8 o7 s 这篇文章的修改,如何“升华魂魄”呢?
, N( L7 J) E2 P+ {% O y1 _$ u
我的考虑有三:
. F( w: D/ L/ _& H7 s2 N3 B 一是文章立意要切合文章适用的场合,即适用于全国市政行业思想政冶工作研究会,紧贴本次会议的主题。4 A; g$ j+ ?, @) S; L8 R
二是文章立意要切合本单位的实际和我所掌握的材料,便于表达。
6 c o2 N* U0 F S( }' Z 三是文章立意要切合当前形势和领导的要求。5 @% g$ f4 ]/ [; g) a* v
因此,我确定了修改后的文章的立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 W8 \. j9 N! t$ x! a# F' E" ]4 `, [8 x* N9 J$ P$ _
这个主题,首先,集中体现在标题和篇首语里。* {- F" n0 W3 ]8 R# G
. `( w! [& }+ Q0 V' z
一是标题:
# x3 S6 }/ x S6 R4 |- y. O4 k+ Y 标题,为文章之眉目,系文章画龙点睛之处。眉目之点睛,首要点题,题为主题。主题不点,眉目无神。主题一点,眉飞色舞。
& R- V$ g+ y1 E8 O6 Y7 ~& M
/ `. V; n0 V5 w' x$ T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 G- k( j! E V8 f, v( V% ?, M为市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 Z& K# s3 Q! K! K" Y
# s8 u# _% }0 l) L; |$ g 二是篇首语:
9 [3 C8 t) |. c 2005年以来,**市**管理委员会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从理论、作风和组织三个方面,不断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为**市政公用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市政公用事业呈现出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年年迈上新台阶的发展态势。
: s* o$ G, C+ o1 a! y9 r8 j, R
1 c! X% p2 {/ F4 _ 篇首语作为文章的开头,写作时要足够重视。篇首语,有这么几个作用:- U" h( P$ h, y c
一是揭示主题、总领全篇。1 R/ C0 v& e, O# T' h
二是对全文结构有引领作用,揭示全文结构、重点和结尾。
8 v" ]+ m2 d0 c% U1 A& Q) f/ C/ {( e 三是篇首语的文字风格确定了全篇文字的风格。 }* ?, W1 K3 V
1 a3 W3 j7 g# F+ X
第二步,脱胎换骨,化猫骨为虎骨。
6 L' @, z4 }, `3 S4 S/ j4 r1 \
# \9 Q& \( ~1 E( ~ 朱伯石先生称,“结构有似骨架”。此言极是。猫、虎之为猫为虎,除魂魄之外,在于“骨架”不同。盖高楼大厦,过去是,打好地基础之后,先一层,后二层……。现在,有一种结构,叫框架式结构,七天一层,两三月后,一座十几二十几层的大厦的整体模样,就总体地显现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充实内容,进行内部外部装饰了。
* R d7 d O+ u: E4 [. B 说起文章结构的要求,大家都知道。无非有三,一是层次清楚,二是轻重分明,三是完整无缺。这些都很重要,但不是关健所在。
$ ~- A: G/ M4 v3 c& c! R- M0 Q) d
2 f, a9 w& u$ `9 m 关健在于,能否做到“脱胎换骨”。在西游记里,唐僧到达西天之前,为凡胎肉身,只能或步行或以马代步,历时17年;从西天返回时,凡胎肉身顺水漂流而去,唐僧携徒儿,腾云驾雾,返回长安只在刹那间。为何能“脱胎换骨”?在于取得了“真经”,有“真经”指引。9 @; d( [9 I- T D" i
# X0 q) t2 [$ A, b1 R% a( S: t6 ^" k
起草文章也罢,修改文章也罢,要在文章结构上“脱胎换骨”,也离不开“真经”引领。这个真经,就是立意,就是主题。主题为魂为魄,引领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为骨为架,要体现“魂魄”。
( P4 N9 E3 S# E' d( q7 d: _. X6 Z$ C" B& R5 @/ V" I
“魂魄”体现在哪里呢?) X( M) k5 ]2 [& X
) K- Y4 [: D* u
5 T2 e) c& c5 U"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