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批评是让人很尴尬的事,不管是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表扬而不是批评。生活中,有因自己犯了错误或有了缺点而受到批评的情况,也有因误解而受到批评的情况。对于前一种情况,人们在接受批评时也许能够好受一点,而对于后一种情况,人们往往难以接受。另外,还有一种带有恶意的批评,批评者不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问题,帮助人们积极改进,而是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这种批评更不能令人接受。, |( Z7 Z, L' ?, B' L
! R) ]! _1 f& p; j3 P$ M 既然生活中会遇到受批评的时候,那么你该如何应付批评呢?
( L7 e( ^+ F1 A) ~$ t6 o9 ~ ' R. r c6 V% c9 ~ K2 M
首先,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仔细倾听,弄清批评你的人说些什么。当听到批评时,很多人的反应是生气、否认、反唇相讥或委屈流泪。时常遭人批评,会伤及自尊,这是很自然的反应。若想控制情绪,得反复提醒你自己这是工作上的批评,并非对你做人身攻击,或全盘否定。在受到批评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声调升高就应马上停止说话,尽最大努力给自己充分的思考时间,一句话出口之前要斟酌再三。
0 j+ D+ B" g7 l
1 W# x6 G- o/ N9 m0 A* q 不管你对迎面的批评有多反对,不要打断。因为制止只会加强对方的责难立场,甚至演变成激烈的对立的场面。如果有必要,可记录下来,这样听时就不显得尴尬。: \) Q1 J: X/ J
' h. R: t3 }& }& d
当对方批评完后,要复述或摘要批评的重点,这样可确定你已领悟对方批评。如有不明白处,一定要仔细问清楚究竟对方所指为何。以冷静且不带判断的态度提问题,可让对方了解你已敞开心胸,接纳有建设性的评语。3 z+ E( |9 a" ]. P
1 |# u7 @# j2 x 如需要,应要求提供更多的资料。“你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是个很好的询问方法。
, G, N; y( H- ~! J
' G3 _, z/ E( ^7 r( }/ b5 i" D 其次,判断批评是否有道理,根据对方身份,作出反应。听完批评之后,你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批评是否有道理,是否富于建设性,是否有助于你改进。不管你是接纳或拒绝接受批评,接下来的回应得视批评者为何人。- z, ~ e& w5 t% h+ V& K
- L6 E% y5 j* Z0 h/ t: z! n
有些人对批评的反应时常趋于两个极端:一是慑于批评本身的压力而全盘接纳它;二是无视于批评的存在而全盘否定它。这两种极端反应都是有害的。因为一般的批评都可能含有若干的真理与误解,一个人若不经分析与判断而对所面临的批评做出准确的取舍,将永远分不清批评的真伪。5 A1 n/ J+ l; h
. O" r9 d2 |2 L( F: |
根据情况,采取对策应付批评。
+ @0 q' ^, ]0 p- P3 b* `; J - x) F% f7 K0 W- V2 j/ \4 n# @
一个人可以对批评不做答复或不予辩解,但千万不能不采取对策。即使批评本身确属无理无据、荒诞不经,但被批评者仍可从改善信息沟通或重塑自身形象着眼,尽力加以补救,避免今后重蹈覆辙。
0 }- e( ~5 j' b0 N9 U1 T
! Q# k1 T- |( K% k 如果你觉得对方有道理,你有三条路可供选择:# w# h( a5 ^) F2 S: E. h3 R
% M, Q. K/ Y7 }6 V
①直截了当地接受批评。“你说得对!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下次我不会再那样做了。”+ `( @: C7 _3 F; U% R7 f6 W
# z4 Y2 C6 x& T
②拖延。批评你的人已经制造了一个对他(她)有利的对立形势,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是可以不必立刻答复的。“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你的意见,我们明天早上再继续谈吧”,这类话语是较合理的应付方法,而且能使你取得若干程度的控制权。9 [ ~4 ^$ ~& U
, ?2 ?4 m# G/ u③不同意。如果你不同意,那么你的态度要委婉些,比如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很抱歉,我的想法和你的不一样。”或者你可以提出不同意之处,但尽量接受一部分批评。
0 L) V! \: N: U6 _% A/ B
4 A# C- S3 R3 ?/ P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应付批评时一定要注意态度,切不可有以下表现:武断、发牢骚、急于反击、找借口或缄默、假装“同意”。8 {& [7 j& @, X& ]- x- M" L# J3 q( K* q
/ J; H7 U% ]: z) F$ R
在单位中工作,免不了会碰到受领导批评的情况,此时,我们最需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从批评中确实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最让上级恼火的,就是他的话被你当成了“耳边风”。而如果你对批评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这种效果也许比当面顶撞更糟。因为,你的眼里没有领导。. {6 l( D5 V5 H0 q+ x0 M% q9 L
2 _% x' w% h1 p- o7 A% c 对批评不要不服气或牢骚满腹。批评有批评的道理,错误的批评也有其可接受的出发点。更何况,有些聪明的下级善于“利用”批评。也就是说,受批评才能了解上级,接受批评才能体现对上级的尊重。所以,批评的对与错本身有什么关系呢?比如说错误的批评吧。对你晋升来说,其影响本身是有限的。你处理得好,反而会成为有利因素。可是,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那么,你这种做法产生的负面效果,足以使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关系恶化。当领导认为你“批评不起”、“批评不得”时。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
" w1 ~4 d: J9 u( S6 l: y: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