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公安类稿件写作技巧
4 W; A: g: Y, k$ x! G; D! y K M9 C8 V
! Z$ W% l5 C6 w
5 L7 W# F0 @/ s, j4 g
公安类稿件主要分为“新闻发布形式稿件”、“发生大要案件稿件”和“破获大要案件稿件” " J, l$ p' W3 P
; N0 L# _: N9 y y5 ]% W3 p! T
首先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新闻发布形式稿件”的写作技巧
$ k6 |8 S" l4 U2 R
) ? N; Z4 i$ u K 从2003年底,公安部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开始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一些诸如公安政策法规改革、警务建设、治安情况预报等相关信息定期对外发布。
, z; a9 b) P. z F* R+ [
+ K3 \" q9 r$ `* L( a% X% E 每当公安机关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一般会在会议上向与会记者发放新闻通稿,明确会议主题、介绍会议背景。而这种通稿往往被负责公安系统的记者原文照抄或者是文不加点地发布,虽然这样做会节省一些时间和精力,但结果经常是各报社之间的稿件大多雷同,颇有十个孩子一张脸的感觉。
! F2 N4 C2 ~5 q
) h' {* r* ^. m4 V6 A 想要在拿到通稿的情况下照样写出具有新意的稿件,我建议大家按照下面的思路试试。 / |8 ]: y+ [$ T* L2 y
9 V8 F( n9 D, |9 g' E3 ?! ~; v$ S 一、起一个好题目
& g. Z; U! F) ?$ S; V$ a, F y, h4 g8 R" x
在拿到公安机关涉及到政策、法规或者是警务改革的通稿后,记者首先要全面熟读通稿并吃透稿件含义。一般来说这些改革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到百姓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在选择标题时要寻找最贴近百姓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为切入点,一语点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f/ B4 C) R: \% Y
0 t3 H( r( |$ q4 }' U; _ 例如:日前新交通法规把驾驶证详细划分为各个等级,各地公安机关都为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议上也发放了通稿。有的记者直接把这件事情的标题写成《近日起开始更换新版驾驶证》,结果反响平平,本来是很吸引读者的一件事情被这普通的标题压住了气势。但也有记者起了这样一个标题《再持老版驾照开车拘留你!》,其文章吸引眼球的力度当然可想而知了。
( |4 R* v9 w% Q3 a/ L: B. }; t/ Z' E$ [( ~
二、找对切入点举一反三
; Y: x0 B1 d- E0 P: ^1 W- }
0 h0 M1 }, p7 t5 {; J 一般来说在熟读公安机关通稿后,记者会对于新的政策出台或变动有个全面的了解,所以记者应该在写稿件时注意参照通稿举一反三,即把每一处变化都对照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举出适当的例子,告诉读者原来怎样,现在有了新规定后会怎样,使读者对于改革有个深刻的认识并能联系到自己实际生活中。 # t7 D" y9 m! u( X4 }
1 F* j, _2 h" P# Q 例如:2002年开始,我国实行居民按需申请领取护照。公安部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后有的媒体只是发出了通稿的全文,但有的媒体却在发布全文后做了一个比照,就是原来申请护照需要什么条件,象是需要境外邀请函了、需要政治审查了,但是现在新规定出台后申请护照就简便了,只需要身份证和户口本就能拿到护照。当然这篇文章的结果和那原文照发的结果是两样的。 : i5 H8 J7 T6 N& f: V
5 Z# l$ f: m7 J: u
三、对会产生的新问题进行预测
$ K+ q, F. h, b' b" n( n5 c* I" k- y- j0 z8 X
在拿到通稿并详细阅读后,记者应该站在既不是读者也不是公安机关发言人的角度上重新审视,并试图预测到新政策或变化实施后会引起什么样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怎样解决?从而为公安机关和百姓提前预测到可能发生的一些潜在问题。
; N1 z& j, [! ^
. }/ f. d' [" L, |0 S 例如:日前在换发新驾驶证的新闻报道中,有的媒体记者就大胆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新版驾驶证换发前所领取的老版驾驶证遗失,而按照新交通法规没有老版驾驶证的或遗失的属于无证,必须重新考试。这样的驾驶员当在补发新版驾驶证时是否需要象新考证的人员一样参加考试呢?如果需要参加考试的话就会有这样的情况,也许是刚刚拿到老证才几个月的司机需要重新拿上1000多块钱去考试,这对于丢失驾驶证的人很不公平。值得一提的是,这则新闻出台后,公安部马上对于这种情况进行了调整,及时弥补了漏洞。
! W/ d) V0 v1 h8 h; r$ w7 W- k% I
% H! ?/ J( l2 Q+ X2 ~4 u( q 接下来介绍一下“发生大要案件”的新闻写作技巧 * V* Q0 \! y8 ~- i5 a
" A {) c. A- K X d$ \$ ~ 这类新闻稿件一般来说写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一旦某一地区发生大要案件时,警方一般会马上对于案情情况对外封锁,其实这不怪警方,因为为了案件侦破的需要而暂时封锁消息也是正常的。 1 R- o- f4 b( g# j3 Z
2 X+ f1 _7 `( i
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完全需要一个记者拥有冷静的头脑和客观的分析,同时要尽量多搜集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当然这种新闻在写作时完全可以参照前面提到的“突发事件写作方式”来写,但一定要注意三方面问题。
- q0 ^ f2 \8 c9 y( A4 a1 J7 G
( l V4 E* c2 x$ s' _# h' c$ @ 一、在按照“突发事件写作方式”来写重大案件稿件时需要增加一块设疑,就是把公安机关在现场临时发布的情况与现场周围目击者和记者自己调查的情况比照,找出疑点,并就此再次展开调查。
9 P. x) l D% [' X5 y3 [% M; W7 x5 C* q
例如:2002年在深圳发生一起太平间尸体眼角膜被盗案件,案件发生后警方对外宣布是老鼠等动物吃掉了眼球,但有目击者和记者都发现尸体眼球的创口部分非常整齐,结果在记者报道这事件后引起了广东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调集警力重新勘察,一举破获了一个境内外勾结的人体器官贩卖案件,而当时设疑的那记者被当地警方嘉奖。
+ [; ^/ B2 b+ y2 {6 [/ }( ]& i5 t( G4 s! w L- E a# V0 ]
二、不要过分渲染血腥气氛 ! a' i( d5 U+ \/ e1 W
6 K" W) N t" A/ I' W* ~7 s Z+ W! W; D* b
某地曾经发生一起重大的杀人案件,现场情况异常恐怖,有记者在写稿子时居然写到:现场门口丢弃着一条血淋淋地大腿,血迹一直延续到房间里,一具女尸靠在床边,腹部被剖开,肠子和内脏流了一地,女尸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的内脏,仿佛要重新拣起来装回腹部一样……那稿件被主任打了个大大的叉,并要求重写,最后主任还挖苦那记者:你去当恐怖小说作家得了…… 7 ]1 w9 s, g' t0 D6 M
4 m" `) z" _& V& ^' L6 K
三、切忌不要把公安机关不允许报道的内幕公开
% ^4 O. Y( |1 ]1 { G6 Y; c; b, S0 ?% ?+ P. D7 M" a
有时警方为了侦破案件方便会故意隐藏一些情况,不对外公开,但是有的记者就会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而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不允许发布的内容,结果是稿件发布、疑犯潜逃、记者下岗,有的更惨蹲了班房……
, [! C; Z) Y( S9 n0 z0 M+ h, Q: d' ]& k" Q) `6 |
再来介绍一下“破获大要案件稿件”的写作技巧
8 A) @9 L) [- s
# x2 ~# m. Z# Y( h) j 这类案件的写作技巧是在拿到通稿后不要着急写作,而是尽量找到案件的侦查员重新按照案件发案侦破的过程进行采访,有条件的要采访到疑犯,因为公安机关的通稿中往往会遗漏掉疑犯内心斗争或者是侦查案件所走的弯路,但这些往往也是读者关注的内容。例如在采访全国知名的杀人犯马加爵时,有的记者只是围绕他的潜逃经历来写,而有的记者则深入剖析了他的心路历程,把一个病态的心灵8 E0 A9 k; x- x0 T* D' f' m
展现给了读者,并由此引出了“暴力倾向在司法实践中是否等同于心理疾病”的大讨论。 0 D" o1 k1 C+ g0 j2 S' p
/ U+ Z, c0 p; P+ Q# x# |
另外,写作这类稿件时切记不要过分夸大侦查人员的神勇威武,要尽量客观公正地反映案件侦破全部过程,要知道树立高、大、全的形象现在的读者不接受。 3 I0 c$ Q6 g/ c! h
2 n g: U8 d0 D1 v
, l* H/ h+ \3 [. V
& L. a$ O ~0 q/ P: A8 |' Q t- h/ U) E# _4 a6 J( R
0 Z( n4 H, ?/ R0 ~$ h; r
! J" ~% S6 q6 E& @/ b: C- Q/ G$ z( i2 _( w
《公安类稿件写作技巧》来源于文秘家园网,本站为所有正式会员免费提供文章查找帮助。欢迎阅读公安类稿件写作技巧。
/ Y2 W# b9 I/ G/ P+ k
" H- q! x/ v( k: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