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新颖的工作总结模式
/ @' o6 A2 c0 b4 g3 ~
- v" h+ o5 U; I& u2 z1 ^$ F 撰写总结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做好未来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 Q9 P* k6 j" V* J
& K& l* j- `9 n* C这几年,国内不少机关、企事业对总结写作工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加快了总结工作的改革步伐,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从我调查的几种总结写作模式看,较以前都有很大的变化,不仅节省时间、方便群众,而且简便易行、方式新颖,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 x* g. i) W* o9 l
/ z# K6 @( T! d |第一种模式:解惑式
! E" ]) v$ s0 _& y) S+ v5 V8 t" m7 O6 ^1 f, O6 l. Z
解惑式,即不把总结写成面面俱到的综合性汇报材料,而是重在阐述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和方案。总结的对象主要是本地区、本部门、本组织、本身的实践活动。写好总结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许多同志为写总结发愁,尤其是半年、年终工作总结,堆积了大量的文字、数字材料,执笔起草的同志非常辛苦,少则千言,多则万言,结果真正能起作用的很少。往往领导一讲就算完事,或是向上级汇报情况,报上一份就算交差了。年复一年就这个写法,忙坏了秘书,忙坏了执笔的同志,累坏了电脑、用坏了打印机。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许多同志呼吁:总结要简,不要繁琐;总结要短,省工省时;总结要精,讲求实效;总结要改,利于发展。去年某市对年度工作总结进行了较大改革,不再向基层要综合性总结汇报材料,而是要求各单位对照工作查找问题,看哪些工作没有落实,哪些问题比较突出,哪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怎样解决?要求有关单位尽快拿出意见和方案。此种总结方式很受基层工作者的欢迎,普遍反映是务实之举。 8 P1 K. ?- u" T/ J$ x% @
2 l8 |% G+ d' f通过总结工作解疑释惑,是近几年党和政府积极倡导和反复强调的。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实事求是地总结工作,利利索索地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在总结中体现针对性、有效性。笔者在企业做过调查研究。一个生产肥皂的企业,在总结经验中,列举了包装流水线上出了空壳的问题,商家找上门来要求解决。怎样解决?这家企业就发动职工出点子想办法。一个工人说,把一台风扇放在流水线传输带傍边就行了,保准解决问题。因为没有装进肥皂的纸盒很轻,风扇就能将其吹走,保证入箱的肥皂都是正品。这“空壳”问题立马得到了解决。举这个例子,是告诉大家要着力在总结经验上下功夫,那怕是最细小的事情,都能给人以很好的启迪。关键看你如何运作。工作总结年年写,哪家写得精彩,为什么人家写得精彩。最终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如果总结了一大堆,却什么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走了过场。
( l; t0 {5 P/ p; e' n' f" M2 Z6 h) t7 @4 \5 _5 F
第二种模式:典型式
) O3 I$ J- F$ t) n3 F$ Y0 N4 |: v9 D
+ _& ~, m# g- `" y' F
7 R2 x% t( U: Q+ A0 E7 ?
) D0 u+ ] }% z; @* u. C 总结工作结束后,大家普遍认为这种总结模式新颖、快捷、效果好。整个总结仅一个小时,干脆利落,形象直观。从表现形式到实际总结内容都很精彩。因此,撰写总结一定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 7 g- y0 ~0 t2 r% d; D" q
. ^+ e5 j$ N8 R2 J0 ^; N1 Y5 z8 N2 M(作者隋福军 来源秘书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