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3 O$ W/ X* ^) ^ x# Q5 B) ]; i& c f. m1 A
怎么写领导讲话稿,是我们大家都想知道的。有时候觉着,写了很多年的材料,真不知道领导讲话怎么写。有时候感觉,领导讲话稿非常好写。我就和大家交流最好写的那种,就是常用的。我们最常用的就是一个字:抄。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个抄其实不是贬义的。因为我们写的不是学术论文、不是诗歌不是散文,更不是小说。能够有所借鉴,我们没有必要关起门来费那么大的劲来独创,更何况我们独创的不一定好。主要从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来说,说说如何抄法。
4 {# d- m* r r
# K: p: G0 Z8 ~% R3 x首先,从开头部分来看,常见的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简洁式,如党代会和全会报告的开头都是固定模式:“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人代会报告是:“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再如,有的开头只简要概括会议内容,再强调讲几点意见或讲几句话过渡一下,形式非常简洁明了。另一种是复杂式,如开头点明会议任务、总结会议情况、讲几点意见,或是点明会议任务,肯定工作成绩,指出工作不足,阐述重要意义,总结会议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 R2 M- }7 L$ K. m* f M+ |- o& z3 \) q0 t
其次,从中间部分来看,常见的写法有三种:一是常规式,即亮明主要观点,阐述重要意义,提出具体要求;二是直陈式,即亮明主要观点,直接提出要求;三是复杂式,即亮明主要观点,用大段篇幅阐述重要意义,最后概括提出几点原则性要求。这里不具体说了,从大的方面讲,还是刚才提到的“三段论”,三部分,意义或者认识、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无论是分几部分,就是这三部分内容。
( \+ U8 q+ g0 F- x9 Y0 f
* @" i3 C2 j- H0 t- `第三,从结尾部分来看,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然式结尾,即主要观点和要求讲完后,自然结束,不再另起一段写结尾。另一种是号召式结尾,主要有三种方式:
1 a* Q* s0 L P/ [% M+ m0 Z% ^( V) |0 f3 n2 B. B$ _: q' Q7 J* [ z
一是引用他人言+号召。像,让我们在某某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和衷共济,共度难关,为早日打赢这场战役而共同努力吧!% m& O, Z/ \+ ~$ c$ e/ N
- U' N: Z: W. N" a0 B3 a) w0 d
二是运用对偶句+号召。像: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压力同在。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顽强拼搏,在建设“富而美”新XX的征程中,再谱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5 Y0 P5 R! G5 r3 c7 e
, ?) |6 z) k- u0 M' s三是阐述重要性+号召。像:同志们,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富而美”的新XX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t. N2 m# l% J$ Y/ S. s
6 c' z* m( n# V3 L
我们在起草讲稿时,需要使用哪一种,直接套上就行。
* b% Y; C' `) m/ X# n/ j
7 e4 R) @, C' E' Z7 L1 f8 R三、领导讲话稿撰写的几个阶段' S1 B( M; T8 K: d8 a- c- O5 y
; W" n0 u2 }8 W8 y0 z9 H
撰写领导讲话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
3 y8 |# |( ~: V2 G/ t- e" c7 A& p; A' x* p+ E/ d
第一个阶段,领会领导意图。起草领导讲话稿是代领导说话,领导集体和讲话者本人的意图应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准确地领会、掌握、表达领导者的意图,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去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也就是说的“关起门来当领导”。这不仅要作为起草提纲的一根主线,而且要贯穿于讲话起草的全过程。所谓深化和拓展,是以领会为前提的,而决不是说可以离开领导意图去另立一套。当然,这种领会和遵循不是消极的,如果领导征求意见,我们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不同的看法。要把领导的意图和写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好的文件、报告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中间当然也包含着我们的心血。领会领导的意图,就必须在起草前摸清领导在想什么,想讲什么以及怎么讲,要记住领导的提示和交代。没有弄明白的事情,还应当问清楚。领会领导意图并非一次性的。我们跟领导的秘书经常随领导出发或者参加各类会议,平时要对领导的思想、工作,大小场合的即席讲话,要及时收集和听取。这样,就可以领会得更深一些。: g, y w9 E! n+ E& ~
2 X$ u* M, P K; D0 Q1 v% m第二个阶段,确定讲话提纲。我们在起草比较大型的领导讲话稿时,一般要先写提纲,讨论提纲,待与领导沟通后再着手撰写。一般的会议虽然不写提纲,但要尽量征求一下领导的意见,对于材料框架的要求。这样材料写完后不至于全部推倒重写,也算是相对省事的做法。当然,提纲归提纲,写起来也不要拘泥于提纲,因为写提纲的时候有可能准备并不充分,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写起来肯定会有一些变化。0 C# n# e1 @5 X. R& [
5 m# B8 q# I! \第三个阶段,全面收集资料。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资料,是起草讲话稿的基础和前提。收集资料:一是要广泛,二是要齐全,三是要准确。要根据讲话内容的要求,通过向部门要材料、阅读文件、查阅网络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的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凡是对起草讲话稿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典型、数据等都不要忽略。一般写一篇领导讲话,都要搜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材料。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要认真阅读和筛选资料。要通过阅读、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综合概括,为正式起草作好准备。
p% _% o- D& H) U$ B6 G
2 c( D- p$ N8 b, I& Y. T ]我认为最有效的搜集材料的方法就是调研。当然,要在材料要求不是很紧的前提下,要平时做好积累的工作。基本技巧掌握以后,调研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希望大家积极从事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文稿,达到写一份调研文稿,熟悉一项工作的目标。
9 N4 S" o' G% `7 Q7 y: o
5 o: r; x, y* t2 j7 K$ g2 g( b' U第四个阶段,认真撰写初稿。有了提纲和资料,就可以进入正式起草阶段。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运筹、思维、创造的过程,是冥思苦想的精神制作过程。起草过程更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无论材料大小,都要耗费一番精力。大的、时间要求紧的材料往往要加班、熬夜。在起草过程中要特别要重视以下四点:一是要紧扣主题。要紧紧围绕讲话的中心思想和提纲来写,内容千万不能离题。二是要有新意。框架可以借鉴,但必须经过我们的大脑进行深入的加工,我们写的材料要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思想、新语言。水平上要力求高于所借鉴的材料。三是要认真对待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比如文稿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很重要,要力求用简炼、鲜明的语言吸引住听众。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可以用提出问题开头,可以引用领导人的话、名人名言开头,也可以具体的事例、材料开头,不要求千篇一律,这要根据讲话稿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而且每个部分,每个段落的开头也不宜千篇一律,要有所变换。但一般地讲,以提出问题、摆出观点或者结论性的话开头比较多。再比如讲话稿的语言。讲话稿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口头语言的特征,一是准确贴切;二是通俗易懂;三是简洁有力;四是生动形象。领导讲话稿很难避免书面文件语言,这类语言不能不有,但要尽可能用口语表达,特别是张县长经常提出要用谈心式的语言。当然要注重防止语言的粗俗,做到通俗而不粗俗,既要通俗又要庄重。
! A, q; R7 E6 K: {: B: P+ Q! O2 w# p
第五个阶段,反复修改完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实践证明,文章是越改越好。领导讲话材料不同于散文和小说,那需要灵感。而领导讲话材料需要理智的思考,反复的研究。文章写出初稿后,必须回过头来进行修改,主要看主题是否鲜明、突出,观点是否精当、确切,段落是否严谨、分明,语言是否简炼、流畅,内容有不有疏漏和重复,文辞有不有含混和差错,包括标点符号打得准确与否,都要认真、过细,一字一句地抠。该补的要补,该删的要删,该改的要改,尤其是对某些政策原则和敏感性问题的提法,更要反复斟酌,切不可疏忽大意、马虎了事。初稿送审后,要按领导同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总之,一定要文不厌改,精益求精,善始善终,直到圆满地完成任务。6 n# z6 P$ ]) f0 \. \8 y; X3 P
|